close
圖說: 1990年(下)和如今的陸傢嘴全景。孫中欽 鈕一新/攝
外灘15號、漢口路422號、漢口路50號、香港路59號……在近日熱播的紀錄片《上海記憶:金融的變遷》中,一個個老建築講述瞭百年上海的金融往事,更向世界傳遞中國發展進步的信心和力量。有故事的建築,才能給城市增添溫度。歷史,在建築裡,在檔案裡,它一直在那兒,等待我們去領悟。記錄歷史,呈現歷史,是一個艱苦的思維過程,目的不是要去更改歷史,而是領悟它的真諦。
記錄歷史
挖掘城市發展基因
“近四十如何成立公司年前,我首抵上海時,簡直無法想象,有朝一日這個城市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金融中心。就我,亦即就大多數西方人士而言,上海展翅高飛之姿令人震撼。上海人常說,這雙翅膀就是黃浦江兩岸,故而我就從這裡出發,去探尋上海非凡嬗變的妙訣。”原BBC記者、英國歷史學傢、《毛澤東傳》作者菲利普·肖特在紀錄片《上海記憶:金融的變遷》中這樣說。
繼《上海記憶:他們在這裡改變中國》之後,上海市檔案局(館)聯合真實傳媒有限公司策劃推出瞭8集微紀錄片《上海記憶:金融的變遷》。借鑒城市地理學的概念,把書面史實轉化為空間敘事成為瞭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看點之一,就像肖特在和平飯店門前感慨,“1977年,當我第一次到訪上海時,就住在和平飯店。那時,這座有著紅綠兩色尖頂的塔樓,是這座城市最高樓之一,也是當時上海極少向外國人提供住宿的場所。那時的外灘,滿是政府辦公樓,昔日的匯豐銀行大樓,是市政府所在地。到瞭上世紀90年代,變化出現瞭。市政府首先搬離此地,其他政府機構依次效仿。直到世紀之交,外灘才恢復到它五十年前的樣子:成為這座城市的金融區。就在這十年裡,我親眼目睹瞭摩天大樓在浦東崛起,陸傢嘴已被打造成新的金融城,而先前我看到的,隻有田地和沿江而設的破舊倉棧。今天,又有新的變化:120平方公裡土地被納入自由貿易試驗區,從黃浦江往東,一直延伸到海邊。我不禁想問,所有這些變化,將給人們怎樣的願景?將給這座城市帶來怎樣的未來?”
“上海為什麼過去是遠東金融中心?現在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,底氣在哪裡?”《上海記憶:金融的變遷》的制片人兼總編導陳菱說,“紀錄片,需要帶著問題去做。上海這座偉大的城市,有強大的金融基因,這些基因凝固在一座座金融建築中,就在我們的身邊。與之相關的大量歷史檔案也都存在,相互印證,這就是底氣所在。”
漢口路50號的命運輪回,恰似這句話的一個腳註:晚清時期,這裡曾經是代理大清國庫的大清銀行,1912年,經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批準,更名為“中國銀行”,直到今天,中國銀行仍然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大的國有銀行之一。
“到拍攝前夕,這座建築還被包裹嚴實,一直在維修。我真擔心無法拍攝它的真容。我們也不知道它屬於什麼機構。但我們太幸運瞭,就在拍攝期間,它被修繕完畢。而且我們得知,它現在又屬於中國銀行瞭。講述中國近現代金融業的發展,不能不講述漢口路50號。而今天它回歸中國銀行,這種變與不變,恰好印證瞭上海這座城市強大的金融基因。”
更新語言
洗盡鉛華改變功能
“金融檔案是上海市檔案館館藏的一大特色,囊括瞭300多傢金融機構的檔案,僅1949年前的金融歷史檔案就達7萬多卷,其種類之全、數量之多、價值之高,在國內檔案界堪稱翹楚。”《上海記憶:金融的變遷》總策劃、出品人,上海市檔案局局長、上海市檔案館館長朱紀華說。
圖說:1920年(左)和今天的外灘建築群。孫中欽 鈕一新/攝
這些珍貴的檔案,不僅記錄瞭上海乃至中國金融發展史上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與人物,更讓歷史清晰地還原在人們的面前:1934年上海銀行公會由時任會長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長陳光甫牽頭,向美國總統富蘭克林·羅斯福總統發出瞭一封請求穩定銀價的電報,這封珍貴的史料原文,就保存在上海市檔案館。
作為《上海記憶:金融的變遷》的學術顧問,上海社科院中國學所副所長、上海史創新學科首席專傢周武認為,“回顧歷史可以發現,金融的發展要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。從‘脫實向虛’轉向‘脫虛向實’,是這部片子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啟示。在這部片子中,不少故事都是圍繞著老建築展開的。上海雖然經過瞭很大的城市改造,但是其中不少老建築被完整地保留下來,這無疑是我們這座城市的寶貴財富。今天,我們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些老建築,學界有著不同的觀點,我比較贊同的就是在保護建築中要更新建築語言。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城市,都會面臨舊城的改造,也會使得城市的定位發生改變,建築申請公司費用的功能發生改變,如果僅僅保留建築本身,肯定沒有任何意義,隻有將建築融匯到城市之中,與周邊的環境發生互動,這樣的建築才是有生命力的。”
“作為建築師來說,我們隻是歷史的‘搬運工’。”弄設計創始人汪昶行說,“我們剛完成的南蘇州河1908糧倉藝術空間改造項目,是將杜月笙的一個舊糧倉,改造成為一個藝術空間。我們到上海市檔案館、上海圖書館等機構查閱瞭大量資料,我們沒有企圖用一些所謂的‘摩登’元素,刻意地打造工業標志,我們所做的隻是洗盡鉛華,突出這棟建築的特質和風格的完整性,不妄圖以設計來幹擾建築,以歷史資料來綁架審美,我們隻是搬運瞭歷史,而絕非粉飾歷史。在整個設計中,對於這座建築燈光的設計可謂是點睛之筆。我們在設計中發現許多夜跑者會經過此地,但是沒有人會關註,但隨著燈光的開放,不僅給許多人帶來瞭方便,也讓人們重新關註瞭這座建築。這種讓建築重新被人們關註,而又不破壞建築本身的做法,在我們其他的老建築改造項目中也被廣泛使用,我們覺得隨著時代的變遷,老建築的功能肯定發生改變,但老建築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是不會改變的。”
保護建築
修復切忌畫蛇添足
近年來,市政協委員高度關註並積極推動上海城市歷史風貌保護。今年,“重視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”提案專題列入市政協主席成員11個重點協商辦理的提案專題。在5月中旬召開的市政協重點協商辦理“重視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”提案座談會上,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,從過去的“拆、改、留”到現在變成“留、改、拆”,保留的不僅僅是一幢一幢老房子,更是整個地區的風貌。
在提案座談會上,上海市政協委員、上海裡格律師事務所主任安翊青表示,對於老建築的保護,應該是活化的保護,還是融入到文化傳播中,特別是通過優秀的影視劇,不少國傢和地區的影視劇中都有大量老建築的鏡頭,包括東京的機場也是有一整層,造成瞭老房子的樣子,加強與人文方面的合作,對於推動老建築的保護和利用是非常有幫助的。事實上,不少國外的老建築的功能已經發生瞭很大的變化,像巴黎的老面粉廠,現在有的變成瞭階梯教室,有的已經成為瞭行政中心,老建築的外形可以修舊如舊,但功能應該有所創新。
上海市政協委員楊德鈞特別提到,要講好老房子背後的歷史人物故事,“現在不少的老房子,第一代的原住民沒有瞭,第二代的原住民還在,甚至它的鄰居還存在。”楊德鈞委員說,“現在很多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,在修復上可以說是畫蛇添足,沒有壁爐的房間裝的壁爐,沒有煙囪的也裝一個壁爐,我認為要科學地保護,就要瞭解歷史,除瞭學者以外,我們的一些原住民,他們知道老房子的用途,你光看書是造不出有溫度的房子,講不出有溫度的故事的。”
記者手記:一磚一瓦提升城市溫度
一座城市肯定是新老建築共存的,城市建築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有積淀、有文化、有歷史、可以閱讀的一個關系。
在解放之初發生過“銀元之戰”的漢口路422號,現在已經是一個創意空間,但是建築中最精華的部分地下隧道,現在用玻璃鋼覆蓋,人們可以在上面行走,步行在一個後現代空間中,但低頭一看,紅色磚塊上的年代刻痕清晰可見,瞬間把人拉回歷史的時空。在汪昶行看來,浸潤在如此厚重的歷史感裡,對於設計改造,隻能選擇剔除,剔除腦子裡所有的“經驗”和“案例”,還原它本來的模樣,讓它自己去訴說當初的崢嶸歲月。我們需要做的,無非是洗盡鉛華,把這故事繼續說下去。
城市的一磚一瓦,一角一隅都應該是耐人尋味的。每一個熱愛這個台中有限公司商業登記城市的人,都會對這座城市的老建築傾入深厚的感情,這樣的城市才是有溫度的。
儂好上海由新民網出品
微信號:helloshanghai2013
吃喝玩樂、上海故事、同城活動
每天熱愛上海多一點,
加入小儂傢族就對啦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